新闻资讯

傍上华为,净利飙增1300%,液冷小龙头,杀疯了!

作者:乔茂自动化 点击:628次 发布时间:2025-03-26

本周,终于迎来了全球AI界“春晚”——英伟达GTC 2025大会。


回顾2024年的GTC大会,最大的改变就是铜连接和液冷的利用。得益于此,像沃尔核材、英维克、中科曙光等供应商备受瞩目。


而在本次大会上,下一代AI芯片GB300的技术革新,将再次掀起全球液冷产业链的热潮。


那么,液冷技术为何会被看好呢?


现阶段,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包括风冷和液冷两种,其中,风冷技术能满足的芯片极限功率约为350~400W


AI服务器的CPUGPU功率需求已向1000W级别发展,这时候就需要用液冷来控制温度。

在某种程度上,液冷散热能力的高低,决定了AI发展的未来。就连身为全球顶尖GPU厂商的英伟达,其近30%研发投入也与液冷散热相关。


行业预计,2022-2027年,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4.7%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9亿美元。

在国内液冷领域,除浪潮信息、中科曙光、英维克、申菱环境等龙头外,还有一家“小而美”经常被大家忽略,它就是华为液冷供应商—飞荣达


那么,飞荣达凭什么能被华为选中呢?


公司被华为选中的原因,不外乎有两点:


首先,技术够硬。


1997年至今,飞荣达与华为已经合作近三十年,技术成熟且已被市场充分验证。


2024半年报显示,飞荣达的液冷散热产品能满足单点800W功率极限,在行业内处于前列。

对此,大家可能没什么概念,我们以世界顶尖GPU——英伟达H100为例。


行业数据显示,英伟达H100单卡功率约为700W。而飞荣达的产品已能满足单点800W功率,性能优良。

液冷技术对华为服务器来说,有多重要?


以昇腾910C AI芯片为例,其采用的是第二代7nm工艺加Chiplet先进封装技术,来缩小制程差距。


但问题的是,会大幅提升GPU的功耗,这也对液冷散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飞荣达作为华为核心供应商,对于确保华为服务器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。


其次,重视研发。


2020-2023年,飞荣达的研发费用始终维持在2亿元以上,这么看并不算高。

但自2021年以来,公司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都约为当年净利润的两倍,足以体现公司对研发的高度重视。

截至20246月,飞荣达已获得专利共计728项,其中发明165项,实用新型552项,构筑了专利护城河。


目前,飞荣达的客户还包括中兴、微软、思科、浪潮及Facebookgoogle等海内外大型服务器厂商,这也能侧面印证,公司在服务器散热领域的行业地位和技术含量。


同时,高技术含量也为飞荣达的业绩赋能。


2020-2023年,公司的营收从29.29亿元增至43.46亿元,保持着稳步增长态势。


在净利润方面,2020年后,受消费电子周期波动,以及部分新项目、新产品尚处于爬坡期的影响,暂时承压。


随着后续产品放量,公司利润也逐步回升。尤其是,2024上半年,公司实现净利润5655万元,同比大增1307.13%,反明显。

因此,从整体上看,飞荣达的业绩呈现向好趋势,更何况,这还是在持续不断地研发投入之下。

不仅如此,从2021年到2024年前三季度,公司合同负债大幅攀升,由703.9万元增长至3487万元,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沛,后续业绩有所保障。

那么,飞荣达未来的发展逻辑又在哪呢?


第一,AI服务器前景广阔。


数据显示,2022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为195亿美元,预计2026年该市场规模将至347亿美元,AI服务器占比也将增至15%以上。

未来,只要AI服务器保持高速发展,对应的算力功耗便会增加,对液冷的需求也将会随之上涨。


而飞荣达作为我国液冷领域的小龙头,在华为的加持下,有望从中分一杯羹。


第二,消费电子复苏。


2024年,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7.1%,达到12.23亿部,行业复苏信号显现。


此外,行业预测,AI手机市场份额将从2023年的1%加速增长至2027年的45%。随着AI手机、折叠屏手机的迭代,智能手机市场产能有望加速释放。

在此领域,飞荣达与华为也有深度合作,公司是华为手机均热板的核心厂商。


早在此前的Mate 60 Pro中,华为就采用了大面积VC均热板+氧化石墨烯散热材料。日后华为新品陆续发布,公司有望受益。


同时,飞荣达的产品布局符合VR所需的散热模组、导热界面材料,且公司的VR产品已获得大厂认证,占有市场先机。


因此,随着AI终端应用的持续渗透,未来公司的消费电子业务有望迎来增长。


第三,新能源汽车蓄势待发。


在新能源散热领域,飞荣达向华为系汽车、华为充电桩以及华为光伏逆变器都提供了大量散热材料。


华为在新能源领域的地位不用多说,赛力斯携手华为后一骑绝尘,就连广汽、上汽等传统车企,也陆续与之合作。


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,加上华为系汽车的放量,飞荣达的散热产品自然不愁订单。

最后,总结一下。


背靠大树好乘凉,飞荣达与华为的合作不仅限于液冷产品,而是多领域的合作。


飞荣达作为我国散热领域的小龙头,未来随着AI服务器、AI终端应用以及新能源等领域的高速发展,业绩有望持续向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