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2025年度演讲的10大管理启示:自逼为王,咬住必然

作者:乔茂自动化 点击:645次 发布时间:2025-03-15

汇川被称为工控界小华为,朱兴明在其《咬住必然 勇立潮头》2025年1月的年度主题演中,认为内卷一方面是产业的内卷,更严重的是思想内卷。整个社会都处于特别焦虑的状态,不断内卷,团队在思想上也出现了很多混乱。学会独立思考、深度思考,找到并抓住“必然”是当下每个企业家和管理者必须要做的事情。

“咬住必然”,“咬”这个动作很重要,代表精气神。一定要咬住必然的东西,“必然”是时代趋势、行业本质、管理规律、生存逻辑等;只要客户成功、不违背底线,怎么做都行,这就是咬住必然。

笔者学习了朱兴明18300余字的演讲文章和3个小时的视频,认为以下10大管理启示非常具有学习借鉴价值,抓住“必然”就不会“茫然”,否则千头万绪根本找不着北。

1、“自逼”为王,“他逼”为臣,“不逼”为奴

朱兴明认为团队必须保持清醒,刀刃向内。刀刃向内就一定要自己逼自己,就会成为王者;他人逼你,最多成为“臣”;如果“不逼”,就会成为“奴”。在一个团队里面真正有“自逼”意识和能力的人,不会超过20%。大部分人需要“他逼”,需要别人来逼你。什么叫“不逼”?就是自己不逼自己,别人逼你,还不愿意,这样的人也有10%-20%。在未来竞争的时代,在“咬”的时代,“不逼”就会成为“奴”,是会被时代淘汰的。

高目标能够倒逼大多数人前进,挑战极限的目标在管理中一定要强化。大部分人需要别人为他设立高目标,然后往上冲,这也是非常好的员工。如果不愿意为自己设立高目标,还不愿意接受别人设定的目标,这些“不逼”的人一定会被淘汰,这就是刀刃向内。

2、行业本质认知要回归第一性原理

认知到行业的本质和未来是必然的趋势;制造业的核心是OTC(Order to Cash,从订单到回款)所有业务需围绕高质量订单、高效交付、高满意回款展开,产品设计需优先考虑可制造性与可服务性。OTC是从订单到回款的业务流,核心是高质量的订单、高效的交付和高满意的回款。围绕核心的主业务流,来分解如何打造高质量的订单,如何获得更多的订单,如何让每一个订单高质量、高毛利。所有的业务做得好不好,本质上反映在订单签订到实施,到交付,到最终的生命周期管理。

3、聚焦二元运营模式:客户运营和产品运营的双重聚焦

如果整天沉迷在琐碎繁杂的事务中,不抽象出来,不思考最重要的“元”的问题,工作就无法开展,一定也不会高效。汇川坚持“二元”运营模式,即客户运营和产品运营的双重聚焦。这种模式强调既要深入理解客户需求,又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,实现供需两端的精准对接。必须化繁为简,把这么多复杂的工作简化到最核心的两个“元”。
产品1.0的时代,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同质化,阶段性的创新很容易被模仿,无法建立长远的竞争力护城河,最终导致内卷,这是长痛。仅凭产品运营这一元无法带我们走出内卷的困境时,就要想到另外一个“元”,客户运营。客户运营做什么?要找到Why,找到What else——客户为什么有需求,是否还能挖掘出更多需求?所以,二元时代我们既要做重产品运营,也要做重客户运营。

4、产品为王,伟大的产品才能成就伟大的公司

“产品为王”永远不会过时,产品是制造业的底气,产品为王是保证我们活下来的基本思想。它不仅包含了产品的定义与开发,还包括了以产品为作业面的高效运营。产品为王的时代,“快”是非常重要的竞争特征,“四个快”,一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,二是快速推出产品,三是快速上量,四是快速解决客户问题。这“四快”如果做不到,我们就会得巨婴症,如何做到大而不慢,是很重要的课题,也是时代给出的必答题。
产品为王的时代,基于标杆竞争对手进行产品定义,然后通过高效运营让一个业务或者让一个公司获得生存的机会,这是非常好的商业模式。
5、持续化繁为简、升维思考:10个极致
面对行业的内卷和竞争压力,倡导简化流程、提高效率,通过升维思考来寻找突破点。这意味着管理者和员工需要跳出传统思维框架,以更高的视角审视问题,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。当我们在思考、构建客户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架构时,“有”并非竞争力,你今天有,明天对手或许就会跟上,极致的“有”,这会成为未来做重客户的关键,在客户的架构设计过程中,构建极致的架构竞争力成为关键准则

从水平(共性)和垂直 (个性)的角度来看,概括为10个极致。水平角度的极致:极致质量、极致成本、极致损耗(极小损耗)和极致易用。极致易用是很容易被忽视的。垂直角度的极致:极致效率、极致精度、极致轻量化、极致小体积、极致安全,在中国有一个关键产业问题叫极致自主。

6、创新的第一性原理是人,公司需要质疑者
任何一场革命,每一次架构创新都离不开这类角色——质疑者。客户对于现有架构往往习以为常,痛点已存续数十年,认为那个地方就该痛,可这所谓的合理,不过是当下的状态,放到未来,未必站得住脚。有一部分人是反传统的,敢于挑战专家,质疑 “存在即合理”,这样的人在任何团队里都极其宝贵。
我们谈摆脱内卷、谈架构创新时,要是缺少了“质疑者”这个最关键的要素,都是空谈,所以,一定要珍惜、爱护身边那些敢反传统的人,他们往往也是自逼为王的人。

7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架构化是产业未来发生最重大的变化

生态是产业内卷的结果,大家必须抱在一起相互取暖,日子过得很好是不会聚在一起的。这个演化的趋势产生了生态中的三个角色:链主——平台构建方,影响者——头部的平台上资产拥有者,参与者——普通的平台使用方。
大家一定要思考:第一,未来产业在不同的生态架构下,企业在哪个生态里?生态的哪个位置上?朱兴明认为好的商业模式有两个。第一,软饭硬吃,软件一定要有硬件作为载体,这是汇川非常强的,而其它软件公司需要第三方硬件,容易消化不良;第二,宜养奶牛,忌杀野兔。通过倒逼我们的平台和产品完善,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,让客户每年多赚一点钱,从中分一点钱给我,每年都挤一点,这就是养奶牛。如果我们是杀野兔的模式,只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,忽略长期客户的利益,杀一个少一个,这是不长远的。
无生态,不商业,已成为趋势,这个时代,主动适应到正向架构是生态管理者的进阶之路。从生态的架构入手,才能无中生有,创造市场,创造客户。

8、数字思维:一切业务数据化,一切数据业务化

当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客户、架构和解决方案时,数字思维非常关键。数字思维就是要把一切业务数据化、一切数据业务化。我们要把主要的业务对象用数字世界孪生出来,所有的业务都要基于这一数据底座管理客户运营。
9、高效运营要有结构化的划分,重视经营协同,简化管理
在企业的精益管理中,我们经常讲事件效益,就是对单个任务的管理优化;还讲运营效益,就是多个任务如何协同;公司最大的效益是结构效益,就是通过战略选择客户结构、选择产品结构、选择人员结构、选择组织架构构成的效益。
公司业务经营过程中单点事件的管理很重要,但却是最底层的,越往上效益越大,也重要得多,这是一个原则。我们既要重视事件的精益,更要注意经营的协同,经营的步调一致,经营的前后拉通,经营的共享。最重要的结构效应在于我们做了什么样的选择。错过的成本永远大于试错的成本。错过就是选择选错了。试错,就是Task,就是事件。
汇川“721原则”——在汇川内部以产品为主线的运营模式里,70%的工作一环解决,20%的工作二环解决,10%的工作三环解决。流程架构、组织架构、决策规则就应该按这个原则去设计,分权、授权、担权的模式也要有所改变,不能有权利不担当,也不能不分大小什么事儿都跑到三环去搞去决策,否则这个高效的模型是不成立的。所以一定要压实“721”原则。

公司的二元是产品运营和客户运营,内部很多职能部门也有二元,把二元的接口做得特别复杂,做的复杂就是内耗。结合前面的721原则,我们对接拉通的工作精简再精简,有些是年度来做,有些是季度来做,有些用流程来支撑日常运作,避免人为制造低效甚至无效的工作。

10、“元”守正了,才能元贞利亨
太极图是汇川二元模式最佳总结,它体现了二元模式的三个特征:产品和客户运营清晰分明、极简轻量运营、亲和有益社会。客户运营是阳,产品运营是阴,通过交付和架构推动阴阳交替轮转,同时阴中有阳——产品运营一定以价值为魂,阳中有阴——客户运营一定以技术为本。
我们在和外界越来越深入地进行生态拓展和生态融合,又推动了我们的交付,推动我们的架构创新,“元”越来越大, OTC更加蓬勃的发展,不断地元贞利亨。“元”就是一定要守正。在汇川什么叫正确?只有一个标准,就是对社会有益。咱们一定要遵守《易经》的道理,也遵守社会普适的价值观,“元”守正了,才能元贞利亨。


上一篇:没有了!

下一篇:公司|马靖昊:比亚迪存财务危机风险